网上科普有关“周公的典故轶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周公的典故轶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周公恐惧流言,典出唐代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一成语 ,说的是两个人:西周时的姬旦与西汉时的王莽(新朝建兴帝) 。
周公有圣德,辅其兄武王姬发伐商,平定天下 ,定了周朝基业。武王病,周公为册文告天,愿以身相代。藏其册于金滕 ,内容无人得知 。后来武王驾崩,太子成王年幼,周公尽心辅佐,将周成王抱于膝上 ,朝见诸侯。当时其庶兄管叔、蔡叔图谋不轨,但忌惮周公,于是在列国间散布流言 ,说周公欺侮幼主,图谋篡位。久而久之,周成王起疑 。周公为避祸辞了相位 ,避居东国,心怀恐惧。后来有一日,天降大雨 ,雷电击开金滕,成王见了册文,方辨明忠奸 ,诛杀了管叔 、蔡叔,迎周公重归相位。假设当管叔、蔡叔正四处散布流言诬周公有反叛之心的时候,周公便一病而亡;假设金滕之文始终未被成王所知,那就说不清楚周公姬旦到底是忠是奸了 。后世的史书中周公岂不就成了奸臣。
王莽 ,字巨君,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汉成帝刘骜的表兄。其人奸诈,依仗外戚专权 ,阴谋夺取汉家刘姓天下。但他深恐人心不服,于是预先谦虚恭谨 、礼贤下士,假行仁义 ,当时天下人都齐声称颂王莽的圣贤仁义之名 。后来王莽终从王太后处逼得传国玉玺,自立为帝。假设王莽在代汉称帝前就死亡,那就没人知道他心底的不臣之心。其后的史书中王莽就成了一代贤臣 ,名垂青史了 。
此诗大抵说人品有真有伪,须要恶而知其美,好而知其恶。 周武王姬发死后 ,他的儿子姬诵继位,称周成王。因成王年龄很小,不能亲自处理国家大事,便由周公姬旦辅佐 ,处理政务 。周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是野心家,他们很想篡位夺权,但又惧怕周公 ,于是就合谋陷害周公,他们到处散布谣言,说周公要谋害成王。夺取王位。年幼的成王不断地听到这些流言 ,对周公就不太信任了 。周公本来一心辅佐成王,却遭到诽谤,为了躲避嫌疑 ,让成王认清事实真相,他便辞离京城镐京,到了洛阳。后来成王明白了事实真相 ,悔恨自己听信谗言,于是用隆重的礼仪把周公请了回来。
管叔、蔡叔贼心不死,他们与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起来发动叛乱,阴谋夺权 。成王命周公率兵镇压叛乱。周公领兵很快就讨伐平定了管叔、蔡叔和武庚发动的反叛。成王长大以后 ,周公就把政权归还给成王,使他亲理国政。成王正式接管朝政那天,前往祖庙祭告祖先 。在祭礼仪式上 ,成王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很有感慨地对文武百官说:“我一定要从以前的惩戒中吸取教训,以防止后患。 ” 古人讲的行周公之礼指的是行房事。
相传西周初年男女滥情 ,但是周公发现这样不行,于是规定:男女在结婚前不能随便发生性关系,除非到了结婚当天 。后来人们管这个叫“周公之礼”。“周公之礼”通俗指夫妻同房 ,做爱,发生性关系。“周公之礼 ”是汉语中关于性关系的一种委婉说法,有点戏谑的意味 。 灭商归来 ,在镐京武王同周公谈起在洛水和伊水之间的平原地带建立新都,以便控制东方。由于日夜操劳,武王身染重病,周公虔诚地向祖先太王 、王季、文王祈祷。他说:你们的元孙某得了危暴重病 ,如果你们欠了上天一个孩子,那就让我去代替他 。我有仁德,又多才多艺。你们的元孙某不如我多才多艺 ,不能侍奉鬼神。今天我们看来,觉得这种祈祷是好笑的,可是对三千多年前相信天命鬼神的周人来说 ,那是十分真诚无私的 。祈祷以后,武王的病虽然有所好转,但不久还是病故了。武王在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叔旦——周公 ,并且说这事不须占卜,可以当面决定。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武王死后 ,太子诵继位,是为成王 。成王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面对国家初立,尚未稳固,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复杂形势 ,成王是绝对应付不了的。《尚书·大诰》说:“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 。”《史记·周本记》也说:“群公惧,穆卜。”武王之死使整个国家失去了重心 ,形势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的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来收拾这种局面,这个责任便落到了周公肩上。周公执政称王,发挥了王的作用 。这在当时是自然的事情。古书中有不少周公称王的记载 ,只是到了汉代,大一统和君权至上局面形成之后,周公称王变成不可思议 ,于是才有周公是“摄政 ”“假王”的说法。
周武王驾崩,太子成王年纪尚小,关于周公作为叔父如何处理当时朝中政治局面的这一问题 ,从春秋时期,一直是众说纷纭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称,周公曾“股肱周室,夹辅成王传”;《左传·定公四年》又记 ,成王在武王之后继位时,“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 ”;《史记·周本纪》也载,由于天下刚刚稳定 ,成王还在少年时期,“周公……乃摄行政,当国”。从这些可了解周公只是“夹辅”或“相 ”成王 ,“摄(代为)行政”,并没有篡夺王位的意思。《孟子·万章》说得更为详细,“周公尔有天下” 。 山东曲阜周公庙位于曲阜城东北里许处的周公庙 ,全称文宪王庙,亦称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因封建帝王曾封周公为“元圣“ ,故又得名为元圣庙。公元1008年追封周公为文宪王,在太庙旧址重建新庙。经宋、元 、明、清多次修建,达现今规模 。周公庙现占地28000平方米,三进院落 ,有门、坊 、亭、殿等明、清建筑13座57间。其间桧、柏 、楷、槐等古树庇荫,十分壮观。周公庙的大门额题“棂星门” 。门内左右各立石坊一座,东坊额刻“经天纬地 ” ,西坊额刻“制礼作乐”,赞颂周公德绩。元圣殿是周公庙的中心建筑。殿内塑有周公像,正中上悬“明德勤施”匾额 。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含义是周公为了招览天下贤才,接待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 ,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 、一饭三吐”等表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
相关典故内容:
周公姓姬名旦 ,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 ,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 ,故称周公 。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 ,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 ,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 。
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 ,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
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 ,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 ,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 ,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 。
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 ,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 ,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 。"
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 ,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 ,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 。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 ,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
周公回周以后 ,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 、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 ,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
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 ,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 ,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扩展资料:
一、相关成语周公吐哺释义:
周公吐哺 ,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 ,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 。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二 、成语典故:
后来武王去世 ,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 。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
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shì ,式)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 、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 ,现在才刚成功 。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 ,我才这样做。"
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 ,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 。
但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 ,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百度百科-周公吐哺
关于“周公的典故轶事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忆往昔]投稿,不代表安福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nfuzx.com/cshi/202505-20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安福号的签约作者“忆往昔”!
希望本篇文章《周公的典故轶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安福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周公的典故轶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周公的典故轶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周公恐惧流言,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