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中国古代比较贤明的君王都有哪些?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古代比较贤明的君王都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第一:唐太宗 ,唐朝的天下是在他的带领下打下来的,并且在他的治理下繁荣的,而且他也是最贤明的君主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无人能敌。
第二: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中国长期战乱的局面 ,并初步将“大一统”思想灌输给了中国人,为以后的中国统一战提供了依据。李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耽雄”概括了他的丰功伟绩 。
第三:汉武帝,通西域 ,并且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来壮大汉朝,平匈奴,尊儒术 ,最终让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并且给了我们本民族一个永久的名字:汉族。
第四:武则天,中国第一个女皇帝 ,为唐朝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后人称她:有贞观遗风。
第五:宋太祖: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 ,没能制服少数民族 。
第六:康熙,制服蒙古,抚顺江南 ,实行满汉一家。
第七: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征服西域,为蒙古族的发展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第八:朱元璋 ,一个和尚最终成为了皇帝 。
第九:忽必烈统一中原,并且和其他汗国一起征服欧洲,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国家。
第十:汉高祖 ,创立汉朝,并且打败楚霸王
司马家族蚕食三国曹魏政权之后, 拳打蜀汉敬老院 ,脚踢东吴幼儿园。 一统全国,建立了西晋。
但西晋风雨飘摇,内有 “八王之乱 ” 血洗皇族政权 ,外有少数民族虎视眈眈 。最关键的,是西晋这些皇帝里, 一个有出息能治国的都没有。
后来居上 ,慢慢崛起的汉赵皇帝刘聪一看西晋这是软柿子啊,必须得捏捏,于是一顿拳打脚踢,西晋由此灭亡。
但司马家族人丁兴旺 ,司马睿眼疾手快,在珠江流域建立了东晋政权 。
不管什么贼都不能两立,想要建立自己的帝王大业 ,偏安一隅肯定是不可取的。
但此时的司马睿, 一没名气,二没势力 ,三没军队。 除了自己是晋朝老祖宗司马懿的曾孙之外,真是啥也没有了 。
单排不能上王者,那就得双排上王者 ,于是司马睿果断的加上了丞相王导的好友。
王导是那个时代的治世名臣,忠心耿耿,痴心不负、两人一起携手 ,惨淡经营,终于让东晋有了一些气色。
人与人之间关系很奇妙,很多人往往可以一起吃苦受累,但是却不能一起荣华富贵 。因为贫穷有时候并不能改变人的心志 ,但权力却可以彻彻底底的改变一个人。
王导身后的王氏家族出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王敦。
闲言少叙,废话不多 。王敦一看皇帝一没本事儿没魄力 ,起兵造反,杀入皇宫,挟持了司马睿。司马睿急中生智 ,对着王敦说了这么一段话。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兄弟你想当皇帝何必这样啊,舞刀弄剑的多吓人啊,你想当皇帝 ,我把位置让给你不就得了。你来当皇帝,我直接告老还乡了 。
堂堂天子,九五之尊 ,面对造反的臣下无力反击,只好说出这样一番屈辱求和的话。
司马睿的心中作何感受?
没人能理解司马睿心中的痛苦,但他经过一番这样的屈辱,终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王敦放弃了篡晋自立 ,转而当起了权臣 。司马睿成了货真价实的傀儡皇帝。
门阀势力 (王氏) 的权势越来越大, 皇帝每天只能干瞪眼,看着这帮人凌驾于自己之上 ,当自己的家,做自己的主。
司马睿恨过,愤怒过 ,也茫然过 。
他以为自己的咬牙隐忍可以换回未来的发愤图强,他以为皇晋国祚,千年不熄 ,自己总有出头之日。
但命运残酷,只告诉他四个字: 痴心妄想。
身为一国之君,他没有带领东晋走向更大的辉煌 ,也没有一番丰功伟绩留于青史 。
“命全都天定,半点不由人”,是这位皇帝一生最好的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司马睿的身世 ,留下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记载。
早在曹魏时期,有一本流传很广的谶书,谶书就是预言书 ,叫做《玄石图》 。
这本《玄石图》可谓是当世奇书, 奇书中的战斗机,预言书中的扛把子。
书上记载了很多预言 ,无一例外,全都被此书说准了。书里说你今天拉稀,你今天必拉稀。说你明天失眠 ,你明天必失眠 。
这本书一来而去,落到晋朝老祖宗司马懿的手里,司马懿拿过来一看 ,书里赫然记载着一个成语——“牛继马后”。
他一琢磨,我姓司马,这成语的意思就是以后我们司马家族完蛋了,就会有姓牛来接替我们啊。
司马懿怒了 ,这可不行 。他扫视了一圈身边的人,果然发现自己的一个将领叫牛金。他一看得了,肯定就是你以后要对司马家族不利 ,于是司马懿设计酒局,用毒酒害死了牛金。
后世的人们在翻阅《魏书》 、《晋书》、《鹤林玉露》等史书时,发现里边记载着这样一段内容: 司马睿其实并不是司马懿的曾孙 ,而是早年间牛金和司马懿一位名叫夏侯氏的小妾通奸而生的儿子 。
都言司马懿能逆天改命,却没想最后还是叫旁人继承了晋朝天下。
东西两晋的 历史 上终于出现了一位名君。
在司马绍尚未即位,还是幼童时 ,他和父亲晋中宗司马睿盘膝而坐,促膝而谈 。
司马睿问他,天上的太阳和长安城相比 ,哪个离我们远呢?
司马绍告诉父亲:太阳遥远,因为从来没人从太阳里走出来过,却有人源源不断的从长安赶来。
隔日,司马睿又问了司马绍同样的问题 ,司马绍却有了不同的回答,他又一次告诉父亲:是长安遥远,因为举头就可以望见炙热的太阳 ,但却望不见巍峨的长安城。
这是一个能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机智灵敏的孩子 。长大之后,果然成为了一位贤明的君主。
虽然司马绍是明君 ,但他当时面临的情况非常严峻。
因为彼时受到先帝安慰的王敦,早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称帝的野心。
他表示:俺不等了,俺要当皇帝 。
司马绍眼疾手快 ,趁着王敦骄傲自满,粗心大意。出其不意的平定了王敦的叛乱。
无道的君王无论给他多么有利的条件他也无法平定乱局,而有为的君主就算陷入绝境往往也能绝处逢生 。
能力的不同 ,决定了命运的不同。
拿回主权,司马绍开始了属于自己励精图治的时代,外患解决了,现在还剩下内忧。
东晋国内有两家士族 ,北方侨姓士族和南方吴姓士族 。两大士族都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的人口基础,经济发展等重要任务。但彼此之间却并不和睦。
侨姓士族嘲笑南方没暖气 ,南方吴姓士族嘲笑北方没大海 。
面对这样尖锐的士族冲突,司马绍很有当年三国时期吴主孙权的风范,他采用制衡之术 ,不打压不排斥,努力发展两大士族之间的关系,为东晋 社会 的稳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这位帝王的一生虽然短暂 ,但却在晋朝 历史 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无愧自己的帝王身份,也无愧晋朝的列祖列宗 。
年幼的司马衍虽然即位九五,但朝政掌握在自己的母亲庾太后手里。庾太后逝世 ,朝政大权又由自己的舅舅庾亮把持。
但人小鬼大的司马衍并不是个一无是处的傀儡皇帝,他曾经被叛乱的将领苏峻擒获,囚禁在囚车内。
小皇帝须臾之间就有性命之忧,但司马衍毫不畏惧 ,在车里仍然埋头读书 。
一个年幼的孩童,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拥有这样品性的司马衍自然不是凡人。
舅舅庾亮擅权祸国 ,党同伐异,时常诛杀大臣,南顿王司马宗也被其杀害。司马衍不乐意了 。朝堂之上 ,他对庾亮发问:司马宗上哪儿了?
庾亮表示:司马宗是个乱臣贼子,已经被俺斩首伏诛了。
司马衍冷笑一声,说了这样一段话:舅舅说谁是乱臣贼子 ,谁就是乱臣贼子,那如果有人跟我报告,说舅舅是乱臣贼子 ,那我该咋办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惊出庾亮一身冷汗。
批评教育完这位不老实的大舅,司马衍把矛头又转向了自己的小舅庾怿 。
庾怿一看东晋天下是老庾家的了 ,越发放肆起来,今天欺行霸市,明天鱼肉百姓。后天连朝也不上了。
司马衍又说了这么一段话: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庾亮天天那么得瑟,我说收拾他就收拾他 。你要是也跟他一样得瑟,我连你一起收拾了。
这位少年天子展示出了非凡的人事管理才能 ,让常年国病缠身的东晋有了一丝希望。
二十二年的人生岁月中,虽然经常受制于权臣,但司马衍已经在有限的范围里为东晋实现了无限的可能 。
他平定苏峻之乱 ,继续安定士族矛盾。或许这些功绩并不显眼,或许这些行为并不能彻底挽回东晋王朝的颓势。
但司马衍是一位勇敢、无畏权臣 、敢仗义执言的帝王,这是毋庸置疑的。
司马岳开通了至尊皇帝会员卡 ,成为了东晋王朝的新主人,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张会员卡只是一张体验卡,只用了三年就过期了——因病去世的司马岳还没在皇帝的位子上把屁股坐热 ,就领了便当 。
也许这位皇帝有文功武治、治理天下的决心和能力,也许如果给这位皇帝哪怕多一点点时间,也许东晋王朝的命运就会发生改变。
但有时候人的命运真的不是自己能掌握的。
我们有时候经常探讨的一个问题是 ,一个国家百废待兴,或者岌岌可危,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
而即位的君王空有能力 ,但国家却没有给君王发挥能力的空间。
不是他不作为,实在是难以作为。
那他到底算是庸主还是明君呢?
上天只给了司马岳三年的时间,区区三年 ,对千疮百孔的晋帝国来说,根本不够用 。
司马岳看了一眼大晋天下,摇了摇头。他放弃了治理国家的想法 ,转而用所剩不多的时光研究起自己的爱好来。
他虽然算不上一位好皇帝,但却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书法家 。司马岳的书法造诣极深,他的书法作品《陆女帖》甚至被宋代收进了《淳化阁帖》中。
诸位可别小瞧这本《淳化阁帖》。这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本汇集古往今来名家大作的书法作品集,能被这本书收录的书法家 ,那都是书法界的扛把子 。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司马岳挥手和人们告别,留给东晋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两岁即位的司马聃同样是一位正史几乎无载的皇帝。
原因不是史官偷懒 ,而是因为这位皇帝实在是太小了 。
此时的西晋已经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权,天下群雄并起,前秦政权发展起来了 ,成汉政权也处蠢蠢欲动。
四分五裂的天下急需明君治理,可皇帝仍在襁褓之中。没办法,大臣们挺身而出 。
殷浩、褚裒 、何充、蔡谟都成了那个时代东晋帝国的中流砥柱。
可臣子们只是臣子 ,能有多大的号召力和本领呢?
明君短寿,庸主无为,幼主还没长大。
形象的说 ,东晋王朝就像一个永远没有领头羊的政权一样,在战乱频发的华夏大地上惶惶不可终日 。
司马丕最喜欢的事情不是治理国家,而是研究长生不老之术。
他认为,想要长生不老 ,要干的事情有两件,一件事情就是辟谷。
什么叫辟谷,复杂起来的解释涉及到中国道教的黄老学说 ,是一种非常哲学的生活态度 。而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绝食。
这位皇帝踏上了漫漫绝食路。早上喝点露水 ,中午舔舔嘴唇,晚上喝一宿的西北风 。
绝食还不算,当时一些无良的老道还怂恿皇帝吃“仙丹 ”。他们告诉皇帝 ,“仙丹”这玩意儿可厉害了, 吃一粒提神醒脑,吃两粒永不疲劳 ,吃三粒长生不老。
皇帝一听,两眼发光,这回也不辟谷了,开始天天拿“仙丹”当饭吃。
何谓“仙丹 ”?说白了就是各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物质放到一起 。放到现在 ,普通人吃上个一粒两粒,轻则上吐下泻,重则一命呜呼。司马丕又不是钢铁侠 ,身体哪儿能承受的住?
司马丕病倒了,他荒唐的一生就此结束。
不过 历史 依然记录了他执政时的一些作为:
他减轻农民赋税,一亩地只收二升钱 。
赈灾放粮 ,运了五万斛米来接济穷人。
所以客观的讲,这位皇帝也许把自己的生活过的一塌糊涂,但他对黎民百姓 ,还算是宅心仁厚。
司马丕在位时,东晋终于步入了短暂的安定阶段,偏安一隅 ,国家民生有了较好的发展 。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一个道理: 其实治国很简单,不要说你不会治国,只要你对天下苍生 ,对黎民百姓行善举,施仁政,国家就会日昌隆盛。
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但精于此道的人,却寥寥无几。
司马奕压力很大,原因很简单 ,他是东晋 历史 上唯一一位在位时就被废除的皇帝 。
很没面子,很没牌面。
当然,当时的权臣恒温为了废除司马奕还是花了不少功夫的。
我们可以看一看 ,古往今来被废除的皇帝,要么是年幼的,要么是年老的 ,要么是昏庸的,要么是无能的 。
我们再看司马奕,小伙子倍儿精神,年富力强 ,百步穿杨。要文才有文才,要本领有本领。当皇帝是再适合不过了。
司马奕表示:想废我,没那么容易 。
恒温也傻了 ,这皇帝这么优秀,实在是没有理由废除啊。他找来一帮谋士商量,其中一位谋士非常损 ,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咱们可以搞点 娱乐 新闻,咱们污蔑皇帝阳痿早泄,生不出孩子来。后宫里的妃子都是靠和别人通奸才能生出孩子来的 。
这招可太损了。这帮人居然往皇帝身上泼脏水。
但 ,人言可畏 。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这帮人搞来搞去 ,搞的天下百姓都知道皇帝不举了——当然,是 “被不举”。
因为这几乎是一条无懈可击的谣言,只要给你用上,不仅让你颜面扫地 ,而且你还没有办法自证 。
诸位想想,如何在大众面前证明自己是一个性能力正常的男人?
碍于礼教和文明,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皇帝不举 ,后妃通奸。一来这样的皇帝他不能延续国祚,二来有辱国家颜面 。
在一片嘲笑声中,司马奕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也从皇帝的位子上退了下来。
这样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没有死于乱军,也没有死于叛臣,而是死在了 社会 舆论的手里。这是东晋王朝的悲哀 ,也是一个国家丧失心智的表现。
没当皇帝之前,司马昱算是晋朝官场的老油条了 。
他非常能熬,比司马家族的老祖宗司马懿还能熬。
他熬走了元、明 、成、康、穆、哀 、废七朝君王 ,才正式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这位中老年人在多年官场政治中早已经看透了一切 。
王朝一朝一夕,烟花绽放即冷。
国家?权力?命运?王朝?在他眼里已经不重要了。
所以他无心对抗权臣恒温,只想每天过好自己清静无为的生活 。
这位皇帝的一生简单而干净。
早上起来写写字,看看书。中午睡前下下棋 ,养养花 。晚上饭后,听听戏,溜溜弯。
他的生活和现在很多九五后的爷爷奶奶们是差不多的。
你可以指责他 ,身为天子,只顾自己清静无为,却听不见因为连年战乱 ,哀嚎啼哭的黎民百姓 。
你也可以批评他,醉心生活。国家大事,朝政大权 ,全都一笑而过,置之不理。
但我们必须认清的一个事实是,相比那些昏庸无道、血腥屠戮、劳民伤财的昏庸帝王 ,司马昱已经好太多了。
司马曜人生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上位之后快刀斩乱麻,把干预皇权的权臣也好 、门阀势力也罢,统统一顿痛扁 。
他明白,他是东晋的皇帝 ,他要自己当家,自己做主,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对他的行为加以控制 ,或者指手画脚。
而事实证明,他的确也做到了。
这位皇帝不仅冲破了各方势力对皇权的桎梏,还把老对手前秦王朝给胖揍了一顿 。
“淝水之战”一战成名 ,司马曜已经可以名垂青史。
但他在在 历史 上扬名立万,却另有一个哭笑不得的原因——这位皇帝是被自己的爱妾用被子活活捂死的。
国家太平了,军功卓著了 ,司马曜终于可以在后宫过几天安生日子 。他和自己最心爱的妃子张氏把酒言欢,越喝越大。
司马曜是个诙谐派,借着酒劲 ,他对张氏说了这么一段话: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张氏,你现在年近三十了,姿色已经大不如前了,你也没给我生个一儿半女 ,占着茅坑不拉屎,白白占着一个贵人的位置,明天我就把你废了 ,另外找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去。
其实司马曜很爱张氏,他说这话,不过是逗逗佳人罢了 。
但说者无心 ,听者有意。
张氏怒火中烧,寻思哎呀行啊你个司马曜,当了皇帝就不是你了 ,你还嫌弃我?老娘先把你弄死!
张氏说得出做得到,夜间休息,趁着司马曜喝的五迷三道 ,烂醉如泥,拿起被子捂住司马曜,这位励精图治的优秀帝王,居然就这么被活活捂死了。
司马曜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更加浅显易懂的道理: 作为男人 ,一定要对自己的媳妇好点 。
而透着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总结出的经验就是,人的力量的确是渺小的 ,旦夕祸福都在意料之外,想要名垂千古,成就一番帝王霸业 ,不仅仅要解决强敌外患,自己炕头上的媳妇也要哄好了。
张氏捂死了司马曜,也捂死了东晋帝国的最后一丝希望。
现在 ,丧钟即将为王朝敲响。在这声丧钟中,司马德宗即位了 。
让我们注意一下此时的 历史 节点,南北朝时期马上要来了。
此时的东晋早已四分五裂。
当了皇帝的司马德宗一天之中听到的最多的消息就是 “有人造反” 。
今天有人起兵建国 ,明日有人带兵叛乱。
和平盛世,皇帝是九五之尊,号令天下。乱世一来,皇帝就成了天下群雄的掌中玩物 。
群雄并起皇权降低也就算了 ,司马德宗还是一个低能儿。根据《晋书》记载,这位皇帝智商低到连春夏秋冬都分不清楚。
所以就导致了皇帝今天被广州刺史桓玄废除帝位,明天又被未来的南朝宋皇帝刘裕抢来复位登基 ,大后天又被将军桓振俘虏 。
这位皇帝就这样起起落落的走过了他的一生。
时局动荡,他没有一丝一毫的还手之力。
别说治国,就连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有的尊严 ,他也未曾有过 。
东晋已经救不回来,等待着它的命运,只有灭亡。
这是 历史 发展的结果 ,也是 历史 的必然。
来吧!东晋!
迎接你最后的时刻!
刘裕成了东晋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样一位纵横东晋末年的人物,是不会甘心只当一个权倾朝野的大臣的 。他有更为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改朝换代 ,自立为皇。
现在只差最后一步,逼司马德文禅位。
这位东晋的末代皇帝没有反抗,也没有拒绝,干净利索的让出了皇位 。
他没有理由拒绝 ,他也没有能力拒绝。
因为到了此时此刻,由司马家族主导的东晋王朝已经什么也不剩下了。
他一点反抗的资本也没有 。
当后世的史学家指着这位末代皇帝批评其“昏庸、无为 ”时,有没有认真思考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当时让你来做皇帝 ,你能怎么样?
你是能力挽狂澜?还是能拨云见日?你都不能,你有志气,有气节 ,你最多可以以死明志。
可是一死了之,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不知他人寒,莫说他人短。
五十年的西晋加上一百零三年的东晋王朝 ,最终还是灭亡了 。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德文请降为王,刘裕却仍不放心。他派出前朝旧臣 琅琊侍郎张伟 携带毒酒一杯 ,前去探望,并授意其将皇帝害死。
张伟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位忠孝仁杰的大臣不愿谋害皇帝,选择了将毒酒举过头顶,一饮而尽 。
翻遍魏晋南北朝史 ,无人为这位侍郎修碑立传,而今天,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
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晋汉忠良。
可惜斜晖脉脉 , 历史 悠悠,无数风流人物,帝王将相 ,都随着东晋王朝,一并消散了。
历史 本来挺有趣,我们下期见 。
关于“中国古代比较贤明的君王都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平文]投稿,不代表安福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nfuzx.com/cshi/202505-62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安福号的签约作者“平文”!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古代比较贤明的君王都有哪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安福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中国古代比较贤明的君王都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古代比较贤明的君王都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